「iPhone界的劳力士」15万日元的金属iPhone壳究竟长什么样子? | 秋季穿搭

「该去日本旅游了」,让妳读了之后会有这样的念头。
让妳的日常生活中,想要融入更多一点的「日式风格」,这里会有如此令人蠢蠢欲动的文章内容。

注重手錶、皮夹、手帐、笔等等小饰品的人感觉起来会比较像个成熟大人吧?每次我和同为社会人士的朋友碰面时,或多或少都会注意到这方面。不过手机的情况又是如何呢?在这里我并不是要说那些特别贵的手机或智慧型手机,而是「手机壳」是否有针对「高级市场」开发的商品呢?

有的,我找到了。就是株式会社DAQ去年12月开卖的超硬铝合金製iPhone 6手机壳,要价高达15万日圆的『The Slit』 。

不仅「本体」吸睛,其「价格」更是让人不注意也难,真是大胆的定价啊……。

「iPhone手机壳这类商品出现的历史并不长,所以并不像手錶一样,有『劳力士』这种等级的存在。高级手錶经过长年的积累,历经多样的文化孕育而逐渐形成今日的规模,但是身为几乎改变世界的商品,智慧型手机却只有『不要刮伤手机就好了』如此马虎的价值观,真的让人感到很哀伤,因此我们决定以iPhone壳商品的顶点为目标,推出『The Slit』系列商品。」(负责人)

「iPhone壳的顶点」听起来真可靠!那么接下来我们要从细部大致上分为三大特徵来说明。

■工匠的「最新传统工艺」

背面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建筑中的「百页板」,使用5轴切削机将整块「超硬铝合金A7075」切下来,百页板的沟槽部分,因为每一根的切削角度都不同,每切一次都要改变切削刀的角度,因此必须花费惊人的精力及时间製作。使用高性能的切削机与高难度的工序,工匠再聚精会神地以手工做最后的修整,最后在每一个壳上都刻印製造号码才大功告成。

■完全不使用螺丝钉,舒适的装卸构造

一般的金属壳多是以螺丝钉为装卸工具,但是经过多位工匠的研究及多次试做,成功开发出称为「batto」的特殊构造,只要上下合在一起即可完成,装卸时的手感与「喀洽」一声轻响,如同从刀鞘中拔出日本刀一般的独特舒适体验。

■与iPhone一体化的贴合感

装上『The Slit』,感觉手机壳原本就是iPhone的一部分,非常的刚好及贴合。与其说是「装了手机壳」,不如说「将iPhone设计改头换面一般」会更为贴切,非常的精巧美丽。这是重视iPhone本体的存在感的同时,巧妙妆点iPhone的崭新手机壳。

顺带一提,令人在意的部份就是会不会造成收讯不良。使用这种坚固的素材,尤其金属製与碳纤维製据说是「最影响收讯」的材质。

「『The Slit』的百页板设计虽然包覆住背面全体,但是整体延伸至上部并留有空间,让电波可以从空隙中穿过。工匠们在有限的条件之下精心设计、使收讯不良的状况得以减至最小,最后成功推出量产。但本商品可能还是无法满足对收讯极为要求的客人,在购买前敬请多加留意。」(负责人)

虽然提过很多次了,『The Slit』的价格是15万日圆(含税16万2000日圆),颜色有黑、金、银共三色,在国内外的精品複合店以及Amazon等皆可购入。

「12月开卖,目前约卖出100个左右。」(负责人)

意外的卖得很好!不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买这个iPhone壳……?

「主要是40岁以上的男性,当然关于售价方面大家有许多意见,但是金属加工及设计的感想、以及实际使用之后感到满足的迴响也蜂涌而至。」(负责人)

讚叹金属加工及设计啊!原来如此,的确不辱「iPhone版劳力士」之名!

(寺西Jyajuka)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